
soundcore Liberty 5 開箱評測:太出色!好尷尬…(對比 Liberty 4 Pro、Liberty 4)|ZETAIL
前言
正當我哀怨用了將近三年的 soundcore Liberty 4 電池壽命持續衰退時,好巧不巧 soundcore 就發表了新一代的 Liberty 5。這三年間,他們陸續推出主打降噪的 Liberty 4 NC、旗艦定位的 Liberty 4 Pro,而新的 Liberty 5 在規格上則可說是全面進化,包括降噪、聲音、續航等都有升級,甚至加入了杜比音效!究竟 soundcore Liberty 5 的實際表現和體驗如何?這次讓我們拉著 Liberty 4 和 Liberty 4 Pro 一起來對比看看!
ZETAIL X 綜合概述
「ZETAIL X 真無線藍牙耳機分數評比」現以即時性、圖形化、互動式呈現,可以完整列出所有測過的耳機,也可以單獨檢視各耳機特定項目的分數高低。
「續航表現」測試方法:使用 AAC 音訊編碼格式,以 50% 音量循環播放同一播放清單,測試該耳機的連續音樂播放時間。從 30 分起跳,每 1 小時為 1 分。若耳機續航時間為 1 小時為 31 分;7 小時則為 37 分,以此類推。耳罩式耳機採用不同標準,因為續航時間較長,如果是 43 小時,分數為 34.3 分;如果是 52 小時,分數為 35.2 分。
soundcore Liberty 5 規格
顏色:寂夜黑、冰瓷白、柔霧粉、香檳金、靜謐藍(本文評測版本)
單體:9.2mm 羊毛紙振膜動圈單體
標示續航時間:8 小時(開啟主動降噪)、32 小時(開啟主動降噪,搭配充電盒)、12 小時(關閉主動降噪)、48 小時(關閉主動降噪,搭配充電盒)
類型:入耳式真無線藍牙耳機
重量:4.6 公克(單邊耳機)、48 公克(充電盒)
藍牙版本:藍牙 5.4
音頻編碼:SBC、AAC、LDAC
特色功能:Adaptive ANC 3.0 自適應主動降噪、通透模式、「soundcore」app、HearID 4.0 音效、Dolby Audio 杜比音效、6 麥克風 AI 通話降噪、配戴偵測功能、多點連線功能、IP55 防塵防潑水、qi 無線充電
建議售價:NT$ 3,490 元
開箱、外觀與設計
▲ Liberty 5 的盒裝採用 soundcore 一貫的白底藍字設計,配上大大的產品圖片,相當有辨識度。
▲ 左下角有 Liberty 5 的特色功能,包括支援高解析音訊傳輸、搭載 Adaptive ANC 3.0 自適應主動降噪、支援 Dolby Audio 杜比音效等。
▲ 右側則是在介紹 Liberty 5 的 Adaptive ANC 3.0 自適應主動降噪的工作原理,看得出來 soundcore 對它的主動降噪很自豪。
▲ 盒裝背後記得要認明 WitsPer 智選家的代理商保固貼紙,這樣才能順利取得相關權益和售後服務。
▲ 盒裝內所有內容物如上圖,包括 Liberty 5 耳機、六組不同尺寸的矽膠耳塞(其中一組在耳機上)、一條 USB-C 充電線、安規認證說明文件等。
從 Liberty 4 到 Liberty 5,外觀的整體設計語彙沒有太大改變;與其說是 soundcore 因循苟且,倒不如說是根本沒有大改的必要,因為即便到現在,縱觀市場,Liberty 4 的外觀依然獨樹一幟,辨識度相當高。在很多方面,soundcore 都努力確保 Liberty 5 能帶來有感升級,但在外觀上則不同──相較於 Liberty 4,新的 Liberty 5 明顯更收斂。
▲ Liberty 4(左)、Liberty 4 Pro(後)和本文主角 Liberty 5(右前)共用類似的設計,已經成為 soundcore 的 Liberty 系列耳機的風格。
Liberty 5 的充電盒同樣採用市場上少見的「滑蓋」設計,並且內置彈簧,所以只要輕輕一推就可以快速打開、關上充電盒,超級順手、方便和舒壓。雖然可能是因為這次彈簧的力道沒有之前大,在上蓋落入定位(完全打開或完全關上)的時候感覺沒那麼紮實、穩固,但好處就是滑動起來比較輕鬆、不費力(因為 Liberty 4 Pro 的充電盒真的需要比較大力)。
▲ Liberty 5 的充電盒外殼仍然採用霧面親膚質感,摸起來滑順、細膩,且不容易留下使用痕跡。
▲ Liberty 5 超方便的滑蓋充電盒。
▲ 滑蓋充電盒也是 soundcore Liberty 系列常見的元素,很獨特又好用。
隨著電池容量增大,Liberty 5 的充電盒稍微大了一圈,但如果不直接對比基本上也感覺不出來。它的整體設計變得更加低調,像是之前頗有點睛效果的亮銀色飾條,在 Liberty 5 上變成霧面處理,少了一絲精緻感,不過倒是拉大了跟 Liberty 4 Pro 的質感差距,讓後者的全鏡面亮面上蓋顯得更為高級。好在 Liberty 5 仍保留了充電盒的 LED 長條呼吸燈,可以顯示耳機、充電盒的電量、配對等資訊,而且呼吸燈的效果極具質感。
▲ Liberty 5(右)的充電盒比 Liberty 4 了大一點,而且 logo 變得更小,看起來更加簡潔。
▲ Liberty 5(右)充電盒中間的飾條改為霧面,看起來不像 Liberty 4 那麼精緻。
▲ Liberty 4 Pro(左)的充電盒上蓋採用全鏡面設計,而且不太容易刮傷,觀感上又更精緻。不過它就比 Liberty 5 再大了一圈。
▲ Liberty 5 的飾條上有一個長條 LED 指示燈,可以顯示豐富的資訊,像在照片中是亮紅色,表示充電盒快要沒電。
耳機也是一樣,Liberty 5 的耳機設計和 Liberty 4 幾乎相同,只是稍微大一點;兩者都具有收音指向桿,並且融合使用亮面與霧面材質,值得一提的是光滑的外側背板,在光線照射下有種晶瑩剔透的視覺效果,相當好看、很有質感。Liberty 5 這次共有多達五種顏色,分別是寂夜黑、冰瓷白、柔霧粉、香檳金、靜謐藍,成功兼顧低調與活潑色系,相信大部分消費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顏色。
▲ 滑開充電盒之後,可以看到耳機平放在裡面,不過還挺容易拿取的。
▲ Liberty 5(右)的耳機也比 Liberty 4 大一點。
▲ 在光線照射下,Liberty 5 耳機有種珠圓玉潤、晶瑩剔透的質感,很好看。
▲ Liberty 5(右)跟 Liberty 4 Pro 的耳機大小差不太多,不過後者的收音指向桿外側是鏡面處理。
▲ 五種顏色的 Liberty 5,風格各不相同。(圖片來源:翻攝自 WitsPer 智選家)
Liberty 5 的其中一項升級在於防護等級,它從前代的 IPX4 防潑水升級到 IP55 防塵防潑水,表示耳機除了能抵擋任何方向的低壓飛濺水流,還可以阻擋部分灰塵進入,防護更強悍、更全面,讓人用起來也比較放心。
配戴感受
Liberty 4 的配戴表現獲得我的高度評價,Liberty 5 在外觀沒有太大改變的狀況下,單邊耳機重量還略微減輕(從 6 公克變為 4.6 公克),當然也延續了非常優異的配戴體驗。得益於傾斜入耳結構,Liberty 5 戴起來沒什麼異物入侵感,因為只有耳塞會入耳,即使連續戴著聽音樂好幾個小時也不會有明顯不適、痠痛感,適合長時間使用;此外,它的配戴穩定性也很不錯,搭配適合尺寸的耳塞,即使在活動過程中耳機也不會鬆動。Liberty 5 出色的配戴感受,應能讓多數消費者滿意。
▲ Liberty 5 隨附了多達六組不同尺寸的耳塞,讓多數使用者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▲ Liberty 5 的耳機使用傾斜入耳結構,在配戴的時候只有耳塞部分會進入耳道。
▲ Liberty 5 戴起來相當舒適,連續用好幾個小時也不是問題。
功能與使用體驗
Liberty 5 延續了 soundcore 耳機一貫豐富的功能性,甚至更勝市面上許多旗艦競品。Liberty 5 可以搭配「soundcore」app 來使用更多功能,像是聲音調整、韌體更新、控制方式調整、音頻編碼格式切換、尋找耳機等,絕對是 Liberty 5 豐富功能的核心。重要的是,「soundcore」app 的介面設計、易用性、穩定性都是市面上不多見的優秀水準,相當好用、容易上手。
▲ 在 app 內與耳機連線之後就會進入上圖的主畫面,上方可以看到耳機和充電盒的剩餘電量、下方則是許多主要的功能。整體的介面設計很簡約、大方。
▲ 如果 Liberty 5 有新的韌體版本,也是在 app 裡面更新。
▲ 點擊主畫面右上角的齒輪之後可以看到「更多設定」,這邊也有更多的功能和選項可以調整。不過我是覺得可以把部分功能也移到主畫面,因為有些功能的使用頻率其實也不低。
▲ app 裡面有「尋找耳機」的功能,可以播放音效來輔助尋找,但這個功能僅限於耳機還和手機連線的時候使用。
Liberty 5 也搭載「配戴偵測」功能,也就是當你拿下其中一邊耳機的時候,正在播放的音訊會自動暫停;再戴上耳機,音訊又會自動繼續播放。實測下來,Liberty 5 的配戴偵測很好用,反應速度非常快、偵測也很準確。這個功能在要短暫跟別人講話、或是需要快速留意周遭情況的時候非常實用。
和 Liberty 4 一樣,Liberty 5 也是用「壓力感應」操作,只要「捏按」一下收音指向桿的下半部,就可以觸發相對應的功能。因為位置偏下,加上感應區的紋路摸起來不夠明顯,所以一開始要習慣一下,還好用久了就可以精準掌握位置。值得留意的是,Liberty 4 Pro 可以「上下滑動」來調整音量的功能在 Liberty 5 上面被閹割掉了(等級森嚴XD),這表示如果你想要用耳機調音量,就會多佔一個控制功能。不過,往好處想,Liberty 5 則比 Liberty 4 多了「長按」功能。
▲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,耳機收音指向桿的下半部有一條長長的凹槽,那就是按壓感應的區域。
▲ 任何功能都是透過捏壓耳機來達成,習慣了就挺好用的,比實體按鍵更方便、比觸控更不容易誤觸。
以下是 soundcore Liberty 5 「預設」的按壓操作功能:
- 按一下左邊耳機:播放 / 暫停音樂、接聽電話
- 按一下右邊耳機:播放 / 暫停音樂、接聽電話
- 按兩下左邊耳機:切換回上一首歌
- 按兩下右邊耳機:切換至下一首歌
- 按三下左邊耳機:無(可自訂功能)
- 按三下右邊耳機:無(可自訂功能)
- 長按左邊耳機:切換降噪模式、結束/拒接來電
- 長按右邊耳機:切換降噪模式、結束/拒接來電
▲ 在「soundcore」app 中可以詳盡自訂不同操作方式會觸發的功能。
連線與延遲表現
Liberty 5 搭載藍牙 5.4,連線的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。只要滑開蓋子就會自動開機,從開機到完成連線大約只要 4 秒,速度不慢。連線穩定性同樣不差,在正常距離使用 LDAC 的狀態下,幾乎沒發生過聲音斷續的問題;只有在距離較遠、隔著幾堵牆的時候有遇過聲音中斷。總之,Liberty 5 的 LDAC 在連線品質這方面相當可靠,這樣的表現放在真無線藍牙耳機也是很優異。
▲ 打開充電盒之後,Liberty 5 就會開機。
Liberty 5 的兩邊耳機都能獨立使用,只要完成初次連線,之後無論拿出哪一邊耳機,都不用手動重新連線;在兩邊耳機都拿出來的狀況下,放回其中一邊,另一邊耳機還是可以繼續播放音訊,不會斷線或關機;只使用單邊耳機時,再把另一邊拿出來,它也會自動連線。整個過程都不用手動操作,用起來非常有彈性且方便。
▲ Liberty 5 的兩邊耳機都可以單獨使用,也可以隨時切換單獨或一起用,很有彈性。
Liberty 5 也支援「多點連線」,表示它最多可以同時跟兩個裝置連線,快速切換音訊來源。Liberty 5 的多點連線很好用,切換音源幾乎不用等待時間,而且裝置之間可以互相「接管」音訊,也就是假設你原本用 A 裝置看影片,現在想在 B 裝置聽音樂,只要直接開始播放 B 的音樂,Liberty 5 就會自動將音源切換到 B,而不用先暫停 A 的影片,相當於省掉了手動暫停的步驟。
▲ Liberty 5 可以同時和兩個裝置連線,如果你會在不同裝置上接觸不同內容,這個功能就很方便。
▲ 在 app 內也可以管理多點連線的裝置,包括跟新裝置連線、切換連線裝置、移除裝置等。
在預設模式下,用 Liberty 5 來看 YouTube 影片沒有可感知的延遲,但在遊戲中,聲音跟操作不同步的情況相當明顯。雖然 Liberty 5 也有「遊戲模式」,不過打開和關閉的延遲差異不算很大,大約 100 毫秒(從 300 毫秒降至 200 毫秒),因此依然能感知到聲音不同步。如果你追求極低的延遲,Liberty 5 恐怕不太適合你。
▲ 搭配 Liberty 5 看影片沒有明顯延遲,觀影效果不錯。
降噪、隔音與通話降噪表現
降噪是這次 Liberty 5 的升級重點之一,它搭載 Adaptive ANC 3.0 自適應主動降噪,soundcore 表示耳機每秒會進行 300 萬次計算,且每 0.3 秒就會重新校正降噪曲線;簡而言之,就是 Liberty 5 會持續偵測外界與耳內的噪音,即時因應並調整降噪演算法,以提供最佳的主動降噪效果。
Liberty 5 的降噪能力出色,毋庸置疑地完勝 Liberty 4,所以我主要拿 Liberty 4 Pro 來對比。經過在各種環境的全面測試,像是室內、路邊、公車上等,說兩者各有千秋並不為過;Liberty 5 的強項在低頻、中低頻、中頻降噪,它可以大幅削弱這些頻段的噪音,效果很明顯;Liberty 4 Pro 的中低頻、中頻降噪略遜,但可以降低更多中高頻、高頻噪音。
▲ Liberty 5 搭載 Adaptive ANC 3.0 自適應主動降噪,結合 6 顆麥克風,可以帶來有效的主動降噪。
soundcore 表示 Liberty 5 的人聲降噪比 Liberty 4 NC 強了兩倍。有趣的是,我剛才提到的差異也顯現在這上面:Liberty 5 的中低頻、中頻人聲降噪更強,Liberty 4 Pro 的中高頻、高頻人聲降噪能力則略勝一籌。因此,要說 Liberty 5 和 Liberty 4 Pro 的主動降噪誰更強,端視你比較重視什麼頻段的降噪效果。這也表示兩者的降噪能力都是佼佼者,它們並非最好,不過都具備水準之上的表現,應該不會讓人失望。
▲ 在 app 裡面可以調整 Liberty 5 主動降噪的強度,還可以直接按照當下的使用情境選擇「搭車模式」。
但說到通透模式,Liberty 5 的效果就明顯勝過 Liberty 4 Pro 了。先解釋一下,所謂通透模式就是耳機會運用麥克風來拾取環境聲音,讓你在戴著耳機時,仍然可以掌握周遭情況;這個功能在買東西結帳、快速聆聽車站廣播的時候很實用。因此,最高品質的通透模式就是明明戴著耳機,卻讓人感覺沒戴耳機。Liberty 5 的通透模式聲音很自然,而且比 Liberty 4 Pro 通透許多,甚至自己講話的時候也不太會悶悶的,總之非常好用、可用。
▲ Liberty 5 的通透模式效果很自然、通透,可以正常與別人交談。
▲ Liberty 5 的主動降噪和通透模式都有獨立的降風噪模式,雖然可以減少風切聲,但我不建議開啟,因為它是透過關閉特定麥克風來降風噪,所以在主動降噪模式下會大幅減弱降噪效果,在通透模式下會變得一點都不通透,而且 Liberty 5 的風噪本來就不算很嚴重。
Liberty 5 在通話錄音時會動用 6 顆麥克風,結合 AI 降噪演算法,抑制環境噪音、確保自己的聲音清晰。我分別在安靜環境、吵雜路邊進行錄音測試,以模擬它在不同情境下的通話品質。雖然麥克風數量和 Liberty 4、Liberty 4 Pro 都一樣,三款耳機也都搭載 AI 降噪演算法,但還是能聽出實際效果有所不同。以下是 Liberty 5 在兩種情境下的錄音原檔,供你對比與參考。
▲ 音檔說話內容:「哈囉大家好,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Liberty 5,在一個安靜的室內環境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,一二三四五六七,一閃一閃亮晶晶」。
▲ 音檔說話內容:「哈囉大家好,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Liberty 4,在一個安靜的室內環境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,一二三四五六七,一閃一閃亮晶晶」。
▲ 音檔說話內容:「哈囉大家好,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Liberty 4 Pro,在一個安靜的室內環境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,一二三四五六七,一閃一閃亮晶晶」。
▲ 音檔說話內容:「哈囉大家好,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Liberty 5,在一個吵雜的路邊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,一二三四五六七,一閃一閃亮晶晶」。
▲ 音檔說話內容:「哈囉大家好,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Liberty 4,在一個吵雜的路邊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,一二三四五六七,一閃一閃亮晶晶」。
▲ 音檔說話內容:「哈囉大家好,我現在使用的是 soundcore 的 Liberty 4 Pro,在一個吵雜的路邊做麥克風錄音通話測試,一二三四五六七,一閃一閃亮晶晶」。
聲音、續航表現
如何看出 soundcore 正在努力協調標準版和 Pro 版的差異?不妨從它們搭載的單體看起。Liberty 5 沒有像前代採用 ACAA 同軸單體,而是搭載 9.2mm 的羊毛紙振膜動圈單體,但這並不表示它的聲音品質不佳;事實上,我覺得還不錯!等等我會拿它跟 Liberty 4 Pro 對比。在音頻編碼格式上,Liberty 5 支援 SBC、AAC、LDAC,可以傳輸高解析音訊,這部分並沒有閹割。
▲ Liberty 5 最高支援 LDAC 編碼。
▲ Liberty 5 預設使用 AAC;如果要打開 LDAC,需要在 app 內切換。
(耳機聽感因人而異,以下為個人感受,僅供參考,建議實際試聽再下定論)
編碼格式:LDAC
使用音源:Apple Music(ALAC)
正如我剛才說的,Liberty 5 的聲音表現不錯,預設調音比 Liberty 4 Pro 更流行化,力求討好大部分消費者。Liberty 5 的低頻量感非常豐沛,質感偏脆,對有些人來說可能稍嫌「轟頭」,但拿來聽流行樂、電子樂真的過癮!在 Liberty 5 的呈現下,告五人的新歌〈將錯就對〉中貫穿全曲、到後段越來越激烈強勁的低頻比 Liberty 4 Pro 更具「侵略性」,好在回彈不慢,所以不會全部糊成一團,整體聽感很爽。
▲ Liberty 5 大眾化的調音適合拿來聽流行樂,聽起來會很過癮、滿足。
Liberty 5 的調音預設就側重低頻與高頻,有著侵略性極強、非常靠前的低頻,還有很響亮、清脆的高頻,不過也讓人聲相對靠後,像是在 Alexia Evellyn 的〈Savage Daughters〉編曲比較複雜的樂段,可以感覺到 Liberty 5 人聲和樂聲沒有 Liberty 4 Pro 那麼分明。總而言之,Liberty 5 的聲音比 Liberty 4 自然許多,變得更容易「入耳」、更耐聽也更好聽;而比起 Liberty 4 Pro 偏三頻均衡的風格,Liberty 5 明顯有意討好更多人,或許這會是讓你作出抉擇的一個關鍵。
▲ app 裡面的「聲音效果」讓使用者可以調整 Liberty 5 的聲音風格。預設使用的是「soundcore經典」EQ。
▲ 裡面提供了多達十幾、二十種預設 EQ 可以選。
▲ 如果預設的 EQ 你都不滿意,也可以完全自訂想要的聲音效果、創造自己的 EQ,自由度很高。
這次 Liberty 5 還加入了「Dolby Audio 杜比音效」,它分成「音樂」、「播客」(Podcast)、「電影」三個模式,可以讓你在聆聽不同內容時享受到最適合的環繞音效。我自己比較常用音樂和電影。音樂模式可以拉近人聲定位,並強化音樂的層次感,讓原本密集的樂聲變得比較分散,聲音也會更「兩頭翹」,使聽感更為震撼、飽滿;電影模式的效果則令人想起 Sony WH-1000XM6 的「影廳」聆聽模式,但 Liberty 5 的比較接近小影廳,而且確實能營造出看電影、影集時的空間感,我在追劇的時候都會打開。
▲ Liberty 5 的杜比音效總共有音樂、播客、電影三種模式,基本上按照當下聆聽的內容選擇即可。
▲ 特別的是,除了杜比音效,Liberty 5 也有「HearID 4.0 音效」,它可以依照你的偏好,為你量身打造專屬的聲音風格。它會提供幾組兩兩的音樂片段要你選擇,進而得知你偏好的音效。
▲ 完成測試之後,你就會得到屬於自己的聲音設定檔。
▲ 之後你甚至可以在自己的聲音設定檔上做更多微調,像是調整曲線、疊加其他 EQ 等。
Liberty 5 在打開主動降噪時的標示續航時間為 8 小時,關閉降噪模式則是 12 小時。我以「ZETAIL X 耳機標準續航測試」(AAC 編碼,以 50% 音量連續播放相同音樂;未開啟杜比音效)來測試 Liberty 5 的續航能力。結果它在打開主動降噪時連續播放了 7 小時 10 分鐘的音樂,關閉降噪模式後延長到 9 小時 48 分鐘。
作為對比,標示續航時間更短的 Liberty 4 Pro 分別測得 7 小時 3 分鐘、10 小時 33 分鐘,Liberty 4 更是有 7 小時 43 分鐘、11 小時 6 分鐘的成績。也就是說,Liberty 5 在我的測試中未能達到標示續航時間,也不比前代,但如果單看數據,我是覺得它的續航能力也已經很強悍。Liberty 5 的充電盒支援 qi 無線充電,你只要把它往無線充電板一放就可以充電,相當方便。
▲ Liberty 5 的續航成績或許不如預期地優於前代,但其實已經不差。
尾聲、購買建議(專屬優惠)
是時候回答我一開始拋出的問題:究竟 Liberty 5 的實際表現和體驗如何?答案是它很出色,Liberty 5 有著一如既往獨特實用的外觀設計、舒適的配戴體驗、豐富穩定的功能、堪稱完整的連線功能、上乘的降噪和通透模式、動感討喜的聲音、耐用的續航。儘管 soundcore 用盡「刀法」來擴大它跟 Liberty 4 Pro 的差異,還是難掩其鋒芒;Liberty 5 不算旗艦,但也不只是標準版,稱它次旗艦或許更貼切。
無論如何,Liberty 5 的出色造成的尷尬都是屬於 Liberty 4 Pro 和 soundcore 的,而得利的總是消費者;如果你不想花太多預算,入手一款規格完整、表現全面的真無線耳機,Liberty 5 基本上是不太會出錯的選擇。